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12—15题。
(王)公讳扩,字充之。孩幼嗜学,甫冠从乡赋,即有声,时辈无不推伏。擢明昌五年甲科,释褐①邓州录事。以山东旱,命驰驿赴官,遂专赈贷东平诸郡。公所至,推次乏绝②,人受实惠,豪猾不得夤缘为奸。棣州饥尤甚,公辄例外禀之。
泰和八年三月,擢拜监察御史。是夏旱甚,诏出诸御史分理冤狱。异时,审谳者专以末减③为事,虽杀人者之罪,亦贷出之。公谓同官言:“生人之冤,固所当审;地下之冤,将置不问乎?”因力革前弊,时议皆称其平。
河北苗道润求封爵,宰相高琪持不可,议以它辞却之。宣宗亲问公当如何,公奏曰:“帝王以天下为度,何可逆诈?我虽欲勿许,彼恃威,令不能及,将何所不为?不若因而封之。此高祖所以将韩信也。”宣宗顾谓高琪曰:“王扩与我意合,其亟行之。”
太府监欧里白以御膳羊瘦瘠被诘问,白跪奏:“御羊瘦瘠,转运使不加意而然。”上复问公:“卿先朝旧人号为知礼朕知之旧矣太府之言乃如是诚有之乎?”公进曰:“大驾初到,人心未安,宜省费以示俭德。比以一羊肥瘠,纷纷不已,以至庭辩,天下知者以为有司不职,而不知者将以陛下日以自奉为急耳。其于圣德,将无少损乎?”上忻然曰:“卿言是矣。细事再不必言。”
(选自元好问《嘉议大夫陕西东路转运使刚敏王公神道碑铭》,有删减)
[注]①释褐:脱去平民衣服。指始任官职。②乏绝:食用缺乏、断绝。③末减:从轻论罪或减刑。
[单选题]
A.虽杀人者之罪,亦贷出之 贷:宽恕
B.地下之冤,将置不问乎 置:陈设
C.议以它辞却之 辞:借口
D.天下知者以为有司不职 职:尽职
[单选题]
A.卿先朝/旧人号为知礼/朕知之/旧矣太府之言/乃如是诚有之乎
B.卿先朝/旧人号为知礼/朕知之旧矣/太府之言乃如是/诚有之乎
C.卿先朝旧人/号为知礼/朕知之/旧矣太府之言/乃如是诚有之乎
D.卿先朝旧人/号为知礼/朕知之旧矣/太府之言乃如是/诚有之乎
[单选题]
A.在山东赈灾期间,王扩根据受灾程度的不同,对灾民采取了相应的赈灾方式。
B.王扩担任御史审理冤狱时,改变了先前不分罪行轻重都一味减刑的错误做法。
C.在对待苗道润请求封爵的事情上,王扩提出与高琪不同的意见,得到皇帝肯定。
D.皇帝因御膳羊瘦瘠的事情向王扩询问,王扩赞同欧里白的说法,说服了皇帝。
[问答题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