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问答题]
背景资料
某河道治理工程包括新建泵站、新建堤防工程,本工程采用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, 上下游围堰采用均质土围堰。该工程地面高程 30.00m,泵站主体工程设计建基面高程 22.90m。
本工程混凝土采用泵送,现场布置有混凝土拌合系统、钢筋加工厂、木厂、油库、 塔吊、办公生活区、地磅等临时设施。根据有利生产、方便生活、易于管理、安全可靠、 成本最低的原则,进行施工现场布置,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。

图 2 平面布置示意图
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:
事件一:基坑初期排水过程中,上游来水致使河道水位上升,上游围堰基坑侧发生 滑坡。
事件二:施工单位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一次性开挖到 22.90m 高程。
事件三:启闭机平台简支梁断面示意图见下图,梁长 6m,保护层 25mm。因该工程箍 筋中φ8 钢筋备不足,拟采用φ6 或
6 钢筋代换,φ6 抗拉强度按 210MPa,6 抗拉强度按 310MPa 计算。

简支梁断面示意图(单位:mm)
事件四:新建堤防迎水面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。根据《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 程》(SL223-2008),堤防工程竣工验收前,检测单位对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质量进行抽 检。
【问题】
1.指出示意图中代号①、②、③、④、⑤所对应的临时设施名称。
2.事件一中,基坑初期排水总量由哪几部分组成?指出围堰滑的可能原因,应如何处理?
3.指出事件二中的错误之处,并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法。
4.写出泵站主体结构基础土方开挖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要求。
5.根据事件三:(1)画出箍筋示意图并注明尺寸;(2)计算箍筋单根下料长度;(箍
筋调整值按 16.5d 计算,计算结果取整数,单位:mm);(3)单根梁需要的箍筋根数;
(4)分别计算φ6 及
6 代替φ8 的理论箍筋间距值。(计算结果取整数,单位:mm)
某河道治理工程包括新建泵站、新建堤防工程,本工程采用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, 上下游围堰采用均质土围堰。该工程地面高程 30.00m,泵站主体工程设计建基面高程 22.90m。
本工程混凝土采用泵送,现场布置有混凝土拌合系统、钢筋加工厂、木厂、油库、 塔吊、办公生活区、地磅等临时设施。根据有利生产、方便生活、易于管理、安全可靠、 成本最低的原则,进行施工现场布置,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。

图 2 平面布置示意图
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:
事件一:基坑初期排水过程中,上游来水致使河道水位上升,上游围堰基坑侧发生 滑坡。
事件二:施工单位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一次性开挖到 22.90m 高程。
事件三:启闭机平台简支梁断面示意图见下图,梁长 6m,保护层 25mm。因该工程箍 筋中φ8 钢筋备不足,拟采用φ6 或


简支梁断面示意图(单位:mm)
事件四:新建堤防迎水面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。根据《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 程》(SL223-2008),堤防工程竣工验收前,检测单位对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质量进行抽 检。
【问题】
1.指出示意图中代号①、②、③、④、⑤所对应的临时设施名称。
2.事件一中,基坑初期排水总量由哪几部分组成?指出围堰滑的可能原因,应如何处理?
3.指出事件二中的错误之处,并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法。
4.写出泵站主体结构基础土方开挖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要求。
5.根据事件三:(1)画出箍筋示意图并注明尺寸;(2)计算箍筋单根下料长度;(箍
筋调整值按 16.5d 计算,计算结果取整数,单位:mm);(3)单根梁需要的箍筋根数;
(4)分别计算φ6 及
